勇立潮头 星沙向新②|科技赋能 星“创”未来
百强智涌倚和风,利盾传奇松雅红。
新列宿光摇紫汉,星沙浪起竞天工。
科技赋能 星“创”未来
长沙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星沙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源
星沙大地,创新已然成为最鲜明的底色。
在2024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名单中,长沙县位列第4位,较2023年上升一位,稳居中西部第一。
硬核的成果,跃升的数据,勾勒出长沙县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十四五”以来,长沙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布局,加快推进科技强县建设,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从全球工程机械巨擘的“钢铁森林”,到松雅湖畔的“数字涟漪”;从大力实施“4710”创新跃升行动,到“两城一湾一基地”重构区域创新生态,星沙,正构建起协同创新矩阵,书写着全链产业新质赋能、全域科创“新”潮迭起的精彩答卷。
活力涌流 创新主体动能澎湃
7月1日,全长873米的成渝中线高铁伍家湾隧道项目贯通。长沙经开区企业湖南蓝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掘进支护一体机组大显身手,成为推进工程进度的利器。
“这台装备完全由我们自主研发,目前在全国隧道施工装备中处于领先地位。”蓝海智能副总经理冯怀介绍,掘进支护一体机组集合了掘进开挖、支护、喷浆、拱架安装、锚杆作业等功能,是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可开展隧道全循环施工,让隧道掘进、喷浆支护、出渣实现平行作业,一个施工循环最快可8小时完成。
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星沙企业挑大梁、唱主角的作用日益凸显。
如何培育更多“硬科技”企业,推动更多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企业投身科技创新,长沙县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加速构建“铺天盖地”“顶天立地”的科技企业集群。
着力实施高质量创新主体培育行动,按照“分类指导、梯次培育、重点突破”的思路,长沙县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上市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五级梯次培育库。
如今,星沙正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3家,位居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4位。
平台赋能 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在县区,“工程机械之都”深厚的产业积累,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之源。
今年5月21日,斯泰兰蒂斯长沙研发中心正式布局长沙经开区,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年投入超1亿元,汇聚2000名高端研发人才,带动上下游投资将超10亿元。
“看中了星沙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斯泰兰蒂斯集团全球执行总裁奥利弗介绍,目前,整车集成实验室及对标实验室已投入使用,针对十余款海外车型进行研发测试,真正实现“长沙研发,全球应用”。
同样瞄准县区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优势,麦格米特全球研发中心去年落地长沙经开区,建设了测试楼及研发生产大楼,占地面积达200余亩,一年多时间,研发团队成员1200人,致力于电力电子部件软件开发测试,打造华中最大测试实验室,力争全球领先。
一个个科创大平台不断建设完善,成为促进“两链”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加速器,也将为长沙县抢占科技制高点、催生高新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关键支撑和发展动能。
这些年,长沙县着力培育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两城一湾一基地”加快建设,成功引进西安交大钱学森产业创新中心、湖南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一批高能级研发中心(总部)。中伟全球科创中心等纳入长沙市2024年十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清单。2024年,全县新增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83家,新增企业研发中心16家。
以创新平台为支撑,星沙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奋力将科技创新的“最大潜力、最大优势”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关键胜势”。
厚植沃土 创新之树枝繁叶茂
走进长沙苗朵夏彤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一款款工程机械零部件被整齐排列,经过创新设计后,变得结实耐磨……2024年,湖南大学博士何海涛拉起创业团队,投身县区制造业沃土之中,企业短短一年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以“硬核科技”为工程机械行业补链强链、降本增效提供新路径。
如今,星沙积极构建创新生态,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已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增量。
长沙县先后出台《长沙县“科技创新提升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长沙县科技创新赋能攻坚实施方案》《长沙县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十大行动方案》,分解重点任务,推进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集聚区建设,全域布局、整体推进科产深度融合。
围绕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总体布局,优化顶层设计,强化系统思维,紧扣县区“358”产业体系,大力实施“4710”创新跃升行动,在项目、平台、人才等方面构建覆盖科技工作全领域、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资源全要素的新机制。
在“阳光雨露”滋养下,一批科技成果加速嵌入产业链供应链,不断为长沙县重点产业赋能,促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星沙,正用科技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释放更加澎湃的发展动能。
“十四五”县区科技创新大事件
1.2022年1月,湖南道依茨新一代D09发动机下线仪式在长沙经开区三一产业园举行。
2.2022年5月,《长沙县松雅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正式出炉,将建设松雅湖智算中心、海创中心,全力打造产业科创的策源地。
3.2023年4月,长沙黄花综保区瑞德体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批用于研发的人肝微粒体顺利报关并正式入区,标志着长沙黄花综保区率先全省实现保税研发业务“零突破”。
4.,2023年5月,长沙县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5.2023年10月,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直径8.61米盾构机主轴承在星沙下线,为全球直径最大、单体最重、承载最高的整体式盾构机主轴承。
6.2024年2月,麦格米特全球研发中心在长沙经开区正式揭牌启用。
7.2024年9月,铁建重工超大直径盾构机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月,钠能时代总部暨产业化基地项目落户长沙经开区。
8.2024年11月,中南大学、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三一集团联合打造的“中南·三一科技城全球AI数实融合产业科创基地”正式发布并签约。
9.2025年2月,《长沙县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十大行动方案》正式发布。
10.2025年5月,世界500强斯泰兰蒂斯集团在长沙经开区启动研发中心。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