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获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中联重科、中伟新能源首批落地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8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荣佳)4月28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2025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湖南获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来自湘江新区的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申请作为试点企业,并获得批复。
此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对这两家试点企业分别开展一对一辅导,指导企业准备备案材料,并迅速完成业务备案。这两家跨国集团完成备案后,搭建起涵盖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包含72家境内外成员企业的跨国公司资金池。目前试点企业已通过资金池办理了外债、境外放款等业务,企业反映本外币资金池政策为湘企出海、全球化运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据悉,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是指跨国公司根据自身经营和管理需要,集中运营管理境内外本外币资金,开展资金归集和余缺调剂、经常项目资金集中收付和轧差净额结算等业务。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通知,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将湖南等16个省市地区纳入试点范围。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落地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后,可以在一个主账户里,统一管理国内外子公司的人民币和外币资金,以前需要分开操作的本币、外币资金调拨,现在能够自由划转,还能兑换相应币种。不仅能够减少跨境转账手续费和汇率兑换损失,在跨国资金调配上也不需要卡在银行流程上。同时,能够用国内低成本资金支持国外业务,实现全球资金“一盘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批复的两家龙头企业均来自湘江新区。其中,中联重科作为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在海外共有11个研发生产制造基地,400个网点,产品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设立超400个海外网点,拥有超210个服务备件仓库,产品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本月初,该企业正式启动德国工厂二期的建设,充分展示其全球化产业布局的速度和力度。数据显示,中联重科海外制造产能合计超百亿元,2024年该企业境外收入占比超51%。
中伟新能源作为全球领先的先进储能材料企业,产值已突破百亿,并入围“2024全球独角兽榜”。公司两大核心产品四氧化三钴和三元前驱体的出货量全球领先,并广泛运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湖南省进出口总值1236.5亿元,其中出口759.9亿元,同比增长1.1%。作为主力军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明显,达79.1%;锂离子蓄电池出口爆发式增长,达14亿元,增长179.1%;工程机械出口增长8.4%。而此次试点在湖南的落地,选在高端装备制造与新能源材料两大战略产业,也是湘江新区的主导特色产业,将为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湘江新区通过制度创新与产业协同,正在形成金融开放与产业出海的良性循环。此次试点,通过发挥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助力跨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湘企全球化发展将迎来更广阔的舞台。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