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近2000名幼师集中学急救,实操演练筑牢幼儿安全“防护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陈蓉)“按压时手肘要伸直,用腰部力量带动手臂发力,频率保持每分钟100~120次!”11月4日晚,芙蓉区教育局农园路幼儿园多功能厅灯火通明,长沙市红十字会培训讲师团们跪在急救模拟人旁,手把手指导幼师调整胸外按压姿势。当晚,“护苗筑盾,‘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首场正式开课,标志着芙蓉区幼儿园全覆盖急救培训拉开序幕,后续15场培训将惠及近2000名幼师。
此次培训由长沙市红十字会携手芙蓉区红十字会、芙蓉区教育局联合举办,首场便吸引了农园路幼儿园、观悦幼儿园、张公岭幼儿园及艾乐幼儿园共4所园所的148名幼教工作者参与。

走进培训现场,蓝色的成人与婴幼儿急救模拟人整齐排列在操作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红色外壳格外醒目;讲台旁的屏幕上,“黄金四分钟救治流程图”清晰标注着从判断意识、呼叫急救到实施心肺复苏(CPR)的每一步,台下幼师们手中的笔记本早已写满关键知识点,有人还举着手机录制实操细节。

培训中,长沙市红十字会培训讲师王云飞不仅围绕“黄金四分钟”救治理念,讲解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更针对成人与婴幼儿的生理差异,重点开展心肺复苏(CPR)理论教学与实操演练,让幼儿园老师们精准掌握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的动作要领;同时,通过分步演示,详解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开机—贴电极—放电”的操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破解设备使用“不敢用、不会用”的难题。

培训还专门设置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模块,手把手指导老师们掌握成人与婴幼儿海姆立克急救法;针对创伤止血、骨折固定、烧烫伤处理、中毒应对及惊厥急救等幼儿常见意外伤害,通过案例分析与模拟操作,帮助老师们学会科学处置方法。
培训尾声的实操考核环节,芙蓉区教育局农园路幼儿园园长廖君站在操作区旁,看着老师们熟练完成“婴幼儿CPR+AED操作”全流程,忍不住感慨:“这真是场及时雨!之前总担心遇到意外手忙脚乱,现在老师们不仅能准确说出按压深度、频率,实操时动作也很规范。”
刚完成考核的胡娜老师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以前觉得AED很神秘,怕操作错了有风险,现在亲手试了才知道,跟着语音提示来很简单,以后园里真遇到情况,我敢上了!”
据悉,此次急救培训将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在11月内完成芙蓉区所有幼儿园的16场培训,确保近2000名幼师全员掌握“心肺复苏、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常见意外伤害处置”四大核心技能。通过“理论+实操+考核”的模式,让每一位幼师都成为幼儿安全的“第一响应人”。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