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激励+数字存证+一站式服务,长沙经开区凭专利“链”全球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在三一集团智能化车间,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组装工程机械部件,数千项专利凝结的“大国重器”正驶向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长沙经开区这片创新热土上,知识产权如同“火花塞”,持续点燃了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年3月,长沙经开区累计实现专利转让1880次,许可1501次,助力78家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金额超过20亿元,一场以“智”护“质”的突围战正在上演。
政策“组合拳”:让创新成果“有价可依”
4月29日,在长沙经开区关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实施知识产权强链增效行动的若干措施》的政策解读会上,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五新隧装”)知识产权科科长胡鹏飞难掩欣喜之情:“这项政策对企业而言是重大利好。它构建起全链条式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时也为专业人才的成长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五新隧装拥有有效专利500余件,其中24年新获专利共61项,其中新获发明专利29项。
胡鹏飞手中的“政策”,正是园区破解专利“创造易、保护难、转化慢”的关键一招。作为国家级园区,长沙经开区从10个维度系统发力,构建“全链条保护+特色化赋能+精准化扶持”的知识产权生态:
针对“创造易”,激励高价值专利培育:对国内外高价值专利组合按授权量分档奖励,最高给予30万元;国家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分别奖励50万、30万、20万元,省级奖项对应减半,直接“真金白银”鼓励核心技术攻关。
应对“转化慢”,畅通成果应用渠道:专利转让许可按实付金额5%补助,开放许可再加2%;质押融资超500万元且还本付息的企业,可获5万元补助,累计助力78家企业通过“知产”变“资产”。
破解“保护难”,降低企业维权成本:维权胜诉案件单案最高补助20万元,知识产权保险首年保费全免,从“源头”到“末端”筑牢保护屏障。
此外,商业秘密保护示范企业最高奖20万元,国际知识产权联合体牵头单位补助50万元;针对中小微企业,十年以上发明专利每件补4000元,专利“破零”或年增长50%的企业择优奖2万元;通过“免申即享”“跨年度兑现”等机制创新,政策红利直达企业。
服务“强引擎”:企业身边的“知识产权管家”
走进中国(湖南)自贸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从专利预审、商标注册到质押融资,37项涉企服务“一窗通办”。这个投入2000余万元打造的“一站式”平台,正是园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改革的缩影。在这里,2万余家企业“足不出园”即可享受专业服务。
“商标在A国被恶意抢注。”2024年,远大科技曾收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发来的预警并及时维权。依托海外预警机制,长沙经开区已累计为400余家企业发送42份抢注提示函,提供维权援助,让企业“出海”不再“摸黑”。
在专利审查上,园区企业视比特机器人的经历更显服务效率。该企业一次性提交数十件专利申请,依托湖北审协长沙服务工作站,普通专利审查周期从20个月压缩至12个月,核心专利还可走“绿色通道”。
记者了解到,2022年以来,长沙经开区先后引入国家专利局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工作站、上海技术交易所中南中心,引进中科商标、北京集佳、广州嘉权等知识产权代理企业,实现跨部门资源集成,提供价值评估、交易结算等全链条服务。“服务中心还建设专业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供企业免费使用,每年每家企业可节约费用2万元以上。”长沙经开区知识产权处相关负责人补充道,截至目前,已为建宇网印、迈博广电等企业提供一对一检索服务120次。
数字技术突围:破解商业秘密“保护密码”
在山河智能的研发数据库,每一份技术图纸都被赋予“数字指纹”,通过区块链技术上链存证。这种“不泄露核心信息的确权保护”,正是长沙经开区打造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数字化存证新模式,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信用公示、可以溯源等特性,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存证服务。
目前,该平台由上海技术交易所中南中心负责运营,该中心主任吴鹏表示,平台可以基于企业存证的数字指纹进一步提供科技金融、保险、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更大程度释放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截至目前,600多家企业使用该平台累计存证超800万条数据,将未公开的创新成果在“不泄露核心信息”的前提下实现确权保护,为制造业破解“创新成果前置保护”难题提供“长沙方案”。
4月29日,在长沙经开区举行的长沙中院“三链融合 法护园区‘N课一册’现场宣传”活动上,长沙中院与长沙经开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将该平台与司法链存证平台相互打通,打造出知识产权司法验证新模式,共同推动知识产权领域数字化保护。
此外,该平台还具备全流程存证,能够从研发构思到投产的电子文档生成不可篡改的数字指纹,形成永久性痕迹;同时,兼容国际标准,采用国际版技术标准,助力企业应对海外纠纷。
五新隧装是长沙经开区第一批引入该平台的企业。针对这一平台,胡鹏飞连声赞道:“加入该平台解决了企业‘举证难’的困扰,现在,又与司法链存证平台互通,可减少企业举证环节,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2021年以来,长沙经开区新增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1家、国家专利奖12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4797件。2023年12月,长沙经开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全省唯一;2024年12月,获批世界知识产权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知识产权事业走上新台阶。
长沙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维权打假”,更是构建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成果高效转化的生态系统。未来,园区将继续用“专利导航”指引产业升级方向,“一站式服务”覆盖创新全周期,在先进制造业蓝图上勾勒高质量发展轨迹,传递出“知识产权强区”的闪亮名片。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