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区打造全省首个“四位一体”职工服务综合体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泽寰 通讯员 刘扬扬)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雨花区职工服务中心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日前,一场由长沙雨花经开区精心主办,以“匠心汇聚、与你同行”为主题的产教融合文化市集如火如荼。这场市集活动,既为大学生提供技能展示实践舞台,又为企业打通了链接高校科研成果和优秀人才的渠道,构建起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示范场景。

  近年来,随着雨花经开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推进,园区迎来井喷式发展,入驻企业数量与职工人数呈现指数级增长。截至当前,园区职工总数近8万人,其中产业技术工人超过3万人,25-35岁青年职工占比达62%,新生代劳动者已成为园区发展的核心力量。新生代劳动者对职业发展、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及品质化生活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解决新时代职工的多维诉求,建设集“思想引领、技能提升、生活服务、权益维护”为一体的现代化职工服务中心成为破题的关键。

  2025年,湖南省总工会以雨花经开区为试验田,长沙市总工会悉心指导,率先建成全省首个“四位一体”职工服务综合体——雨花区职工服务中心。

图为雨花区职工服务中心。园区供图

  这座占地1700平方米的职工服务中心,以“让服务比需求早到一步”为理念,精心打造并运营六大功能吧和“一站式”服务窗口,为职工提供了“工会组建、困难帮扶、医疗互助、创新创业、法律咨询”等多样化服务。被裁员后的李师傅在服务中心的帮助下,通过精准匹配与多方协调,成功开启职业生涯新篇章。

  这里不仅是办事大厅,更是职工的“第二生活圈”。自揭牌以来,五十余场爆款活动点燃职工生活的“高光时刻”:非遗手作成为职工午间疗愈课程,电影放映厅成为文化社交新据点,职工读书会让思想在碰撞中发酵……平均每周都有不同类型的活动在筹备与开展,累计服务职工数量超2000人次,不仅破解了“办事最后一公里”难题,更用文化温度消融职场倦怠,让服务中心成为职工八小时外的“精神充电站”。

  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职工服务中心设立红色驿站,配备微波炉、热水、应急药箱等贴心设施,为来往的外卖骑手、货车司机、环卫工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的温馨港湾。

  环卫工人李阿姨分享道:“雨花区职工服务中心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渴了有热水,累了有沙发,心里特别踏实。”真正实现“服务跟着人群走、堡垒建在需求上”。

  自揭牌运营以来,雨花区职工服务中心以“娘家人”贴心服务,迅速从区域性服务站点跃升为全国示范窗口。接待省内外参访超50批次,吸引山西、湖北、山东等跨省调研团及中组部调研组专程考察,被誉为“新时代党群服务的创新实践样本”。这里,每张笑脸都是服务品牌的金字招牌,每次握手都是企业与政府的双向奔赴,生动诠释着“小窗口大作为”的为民情怀。

  服务永不打烊,温情永不断档。雨花区职工服务中心将始终以“娘家人”的温情守护,把每一份需求化作行动的指南,把每一名职工的“小愿景”织进园区的“大发展”中,让万家灯火的暖意,照亮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作者:朱泽寰】 【编辑:易隽】
关键词:雨花区 职工服务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