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探营蓝风微短剧基地:“时空魔盒”让故事“一站拍完”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国庆中秋假期,在天心经开区蓝风微短剧基地,多个剧组穿梭于已建成的35个现代化场景中,抢拍他们的“爆款”故事。走进该基地,仿佛踏入一个“时空折叠的魔盒”:这一秒,你还在弥漫着消毒水气味的医院走廊,为剧中人的命运揪心;推开下一扇门,温馨的都市公寓里,浪漫爱情故事正悄然上演;再转个弯,喧嚣的派出所、时尚的服装店、静谧的网红咖啡馆……一个个浓缩的“平行世界”在此并存。
与此同时,蓝风微短剧基地一期规划的其余40个场景也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内部装修与置景,未来,将有更多的场景满足各种类型的拍摄需求。这个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基地,正以其独特模式,成为新晋的微短剧剧组“造梦空间”。
痛点变支点 从“打游击”到“拎包入拍”的产业升级
记者探访蓝风微短剧基地时,长沙兔叽叽科技有限公司的剧组正在该基地的医院场景里拍摄。精致的布景、专业的医疗道具、恰到好处的灯光,营造出足以乱真的医院氛围。导演一喊“卡”,剧组负责人便快步走到监视器前回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如果去真实医院取景,且不说人来人往、噪声干扰,单是协调场地、避免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就是个大难题。”该剧组负责人对记者感慨,在蓝风微短剧基地,仿真的医院场景就完美解决了剧组的需求,让拍摄效率提升好几倍。
“长期以来,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始终缺乏一个能满足微短剧拍摄全流程需求的规模化基地。”湖南蓝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宋秀芬向记者介绍,而蓝风微短剧基地的出现,正是要将这一行业“痛点”转化为自身发展的“支点”。“基地一期规划了75个现代化实景,目前已建成35个,全面覆盖现代题材微短剧的所有拍摄需求。”
更重要的是,蓝风微短剧基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服务生态:24小时食堂解决了全剧组不定时的用餐需求;400间配套公寓让演员和工作人员“下楼即片场”;超万件的道具库储备,确保了各类拍摄需求的及时响应。“我们提供的是真正的‘拎包入拍’服务。”宋秀芬说,这种高度集约化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行业效率。据测算,一套100集左右的微短剧,在基地内7天到8天即可完成全部拍摄,15天内就能完成后期交付,整体制作周期比行业平均水准提速40%。
差异化破局 为“竖屏”而生,以科技驱动
在国内影视基地竞争激烈的红海中,蓝风微短剧基地如何突围?答案是:不做“大而全”的跟随者,而是聚焦竖屏拍摄的场景适配性。“我们的每一个场景,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了适配手机竖屏观看。”宋秀芬道出了基地的差异化核心。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场景层高普遍控制在3.5米,符合手机镜头语言的灯光布局,甚至道具陈设都严格遵循“竖屏构图黄金比例”,让每一个镜头都更具视觉冲击力。
科技,是驱动这座“造梦空间”高效运转的“隐形大脑”。只需在平台输入剧本的角色特征,系统就能在10秒内,从基地合作的5000名签约演员库中,智能匹配出契合度高达85%的人选。该基地自主研发的“影嗅”AI平台,目前可以实现智能选角、剧本评估、票房预测、物联网调度等功能。
“通过“影嗅”AI平台的运算,剧组在不同场景间的转场时间被压缩至15分钟以内,拍摄效率提升40%;而在后期制作环节,AI技术的介入能让后期制作周期缩短30%,成本降低25%。”宋秀芬介绍。
而成本控制是蓝风微短剧基地吸引剧组的另一大优势。蓝风微短剧基地推出了“按天打包收费”,包含场景使用、设备租赁、餐饮住宿等全项服务,综合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40%。
“以一部60到100集的微短为例,如果拍摄周期是7天,那么它在蓝风微短剧基地的场地总成本可控制在5万元以内。”宋秀芬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这为无数怀揣梦想的中小剧组和创业团队,敞开了大门。
生态与愿景 从拍摄基地到产业集群的雄心
蓝风基地的蓝图,远不止于成为一个高效的摄影棚。它的雄心,在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微短剧产业生态,将“长沙制造”打造成一块金字招牌。
在产业下游,基地正与湖南大数据交易所紧密联动。未来,在这里拍摄完成的微短剧,可以同步完成数字资产的确权、版权交易等环节,以实现“创作—拍摄—版权—交易”的全链条闭环。“我们预计,这套体系能让单部作品的商业价值提升50%以上,有效破解行业长期面临的版权保护难和资金流转慢的难题。”宋秀芬表示。
宋秀芬透露,基地明年还将启动古装场景建设,目前多家头部制作公司已提前表达合作意向。
除拍摄业务,基地还规划了面向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微短剧拍摄体验馆”,形成“拍摄+文旅”的融合生态,让普通人也能过一把“演员瘾”,进一步拓展产业的边界。
这份宏伟蓝图的实现,离不开脚下这片土壤的滋养。“真的要特别感谢天心经开区的工作人员,对项目给予了高度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宋秀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项目落地对接开始,园区就成立了服务专班,无论是在前期的消防报备、场地装修上给予现场指导,还是后期帮助我们对接影视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服务特别周到。
据透露,蓝风微短剧基地总投资1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4.7亿元。而这份投资的回报预期也十分清晰:基地预计实现年拍摄微短剧2500至3000部,直接创造2000余个固定就业岗位,年带动就业超1万人次。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