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助力打出抗旱组合拳!宁乡双江口镇党群合力多措并举,有效缓解2万多亩稻田旱情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禹 通讯员 闵滔滔 曹卫红)宁乡双江口镇晚稻种植总面积达6.85万亩,是长沙双季稻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今年以来,当地有效降雨量相比去年同期减少20%,各大水库库容同比减少约23%,双江口镇又位于黄材水库最尾端,农业用水十分紧张。近日,记者走访双江口镇获悉,面对旱情,该镇党委、政府迅速响应、科学部署,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日夜奋战在抗旱一线,一场围绕“水”开展的保卫战,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全面打响。

宁乡双江口镇新香社区袁家坝抗旱机埠在运作中。 受访单位供图

提前谋划,清淤除杂畅通“生命线”

今年年初,双江口镇党委、政府便组织工作人员对南北干渠清淤除杂20余公里,对镇域范围内的40余台机埠进行了维修更新,确保农田灌溉“生命线”的畅通。早在7月双抢时节,双江口镇便启动了抗旱应急机制,进行了为期6天的沙河渠道第一轮轮灌补水,每天补水20万立方米,覆盖了下游3.5万亩农田用水,保障夏收夏种顺利衔接。

“来水了!来水了!水是稻苗生长的关键,有了这轮水,晚稻可算是能插了,我心上悬着的石头也落下了一大半!”肖洋望着流出的汩汩清水说道,作为双江口镇今年新增的种粮大户,他种植水稻1080亩,这季收成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三长”助力,送去禾苗解渴“及时水”

面对持续升级的旱情,双江口镇党政班子召开全镇抗旱工作紧急部署会,明确提出“保民生、保生产、保丰收”的目标,进行科学调度水资源、全方位保障灌溉,20余台大型水泵24小时不停运转,檀树湾抗旱机埠增设了一台245kVA的变压器用于紧急抗旱。

接到新一轮补水工作的通知,双青村九组组长、党员彭迪和便顶着烈日,带领9个种植大户,对沙河渠道5至9支沟灌渠进行轮巡,遇到水流不畅的堵点,便第一时间下水进行清淤。“种了这么多年地,这片的涵闸我最清楚,我不上谁上!”彭迪和边擦掉额头上豆大的汗珠边说。目前,该片2000余亩农田已经得到有效灌溉。

面对今年的旱情,双江口镇党员、片组邻“三长”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累计疏通渠道70余公里,带领群众自发打井20余口。

双江口镇调集应急排水设备,进行科学引水灌溉。 受访方供图

昼夜值守,打好轮灌护水持久战

为进一步提升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双江口镇在广泛宣传节水灌溉的同时,启动了更为精细化的轮灌机制,对沙河渠道9条沟渠实行分片、分段轮流供水、错峰灌溉,设置了15处值守卡点,由34名镇村干部进行24小时值守,集中水量,确保每一方水都能精准直达最需要的田块,真正用在“刀刃上”。

“战友戍边我戍渠,同样坚守在服务人民的岗位上。”双江口镇经济发展办王迎春是一名转业回乡的退伍军人,他白天完成工作任务后,又马不停蹄奔赴轮灌值守夜班的岗位。

众人拾柴火焰高,干群同心齐抗旱。目前,双江口镇打出的“倒灌补水+科学引水+有序护水”的抗旱组合拳已取得显著成效,累计补水已超过15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包括檀树湾村、白玉社区、山园村等在内的近2万亩水稻的旱情,为正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的禾苗送来了续命的甘霖。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片组邻“三长”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齐心协力打好抗旱持久战,续写“山水田园·粮橘名镇”的丰收图景。

【作者:张禹】 【编辑:肖彪】
关键词:抗旱 双江口镇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