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画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丨记者走基层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

  系统预警:社区矫正人员张某连续三个月为 “待业” 状态!

  工作人员进一步查询关联数据发现,张某妻子患病,两个孩子还在读中学,家庭生活陷于困境。

  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随之开始运转。

  当地司法所联系镇民生事务办,为张某找到附近园区一个月收入三四千元的物流分拣岗位,同时为其申请临时救助,帮助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化解了潜在的隐患风险。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

  浏阳市葛家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该镇创新搭建的社会治理智慧平台,以“线上数据画像+线下精准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个生动案例。

  数据破壁为群众“精准画像”

  长期以来,乡村基层治理面对着“信息孤岛”的困境——民政、公安、司法等系统数据割裂,群众办事“多头跑”,干部排查“大海捞针”。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更好摸清村民需求,找准工作着力点,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数字档案,为群众‘精准画像’。”葛家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彭书恒说,去年该镇自主开发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并于10月试运行,以人口数据为核心,链接公安、民政等8个部门资源,将全镇2万余人信息分级细化,形成涵盖姓名、户籍、联系电话、就业情况等个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

社会治理智慧平台操作室,工作人员正在录入相关信息。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 摄

  走进智慧平台操作室,工作人员许航宇告诉记者,平台设置了13类人员标签,既能精准定位党员、能人、退役军人等关键人群,也重点关注了独居老人、低保户等困难群体。

  从“信息孤岛”到“一屏统揽”,可统筹辖内资源,有的放矢开展基层治理。

  “前不久,网格员在走访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时,发现她家里有私拉电线的消防隐患,智慧平台立即更新档案并标注‘重点关注’,随后我们联动志愿者为其进行电路整改、安装烟雾报警器,并定期探视。”许航宇介绍,如今全镇68户消防隐患独居家庭均纳入精准服务清单,以实现“隐患早发现、风险早清零”。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采用物理隔断、专人管理、分级授权模式,以有效阻断内部信息泄露风险,保障群众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益。

  基层治理精准触达“最后100米”

  既有线上“精准画像”,又有线下深度走访,才能盘清“家底”,进而推动基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

  去年7月以来,葛家镇开展“访百组、问发展、促振兴”活动,由党政领导带领干部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收集意见建议、情况反映数百条,充实了社会治理智慧平台的大数据。

葛家镇相关负责人带队走村入户进行调研,充实了社会治理智慧平台的大数据。

  退役军人熊某因对优抚政策不理解多次信访,平台通过数据比对锁定其“医疗负担重”痛点,工作人员携带“政策计算器”上门,现场演示军人优待医疗费二次报销流程。心结解开的熊某感慨道:“原来政策这么细,是我钻牛角尖了!”

  目前,葛家镇通过“建档立卡-心理疏导-政策托底”三步法,已服务503户退役军人家庭,相关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

  数据共享联动,也让一些潜在的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得以化解在萌芽状态。

  葛家园村村民杨某多年前入赘到小河乡,去年因夫妻关系不和离婚,进而引发财产分割纠纷,愤懑之下他扬言要报复社会。葛家镇综治信访服务中心从智慧平台及时收到预警信息后,迅速介入,对该男子进行耐心疏导。同时,镇村依据相关政策,为该男子在老家建了两间平房。如今,该男子情绪平复,已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开启了新生活。

  数据显示,平台运行以来,葛家镇信访量同比下降四成,安全隐患排查效率提升四倍,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精细化治理的当下,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一户户真实的家庭。葛家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平台下一步还将接入云视讯、交通、应急等系统,并引入AI算法强化数据深度应用,在提升矛盾风险预防化解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让治理更精准触达“最后100米”。

【作者:颜开云】 【编辑:易隽】
关键词:浏阳市 基层治理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