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殡葬管理条例》等12件地方性法规获批准
12月3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了《长沙市殡葬管理条例》《衡阳市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条例》《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湘潭市韶山灌区工程管护条例》《湘潭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湘潭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等三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邵阳市资江保护条例》《益阳市资江保护条例》《娄底市资江保护条例》《岳阳市政府投资建设领域反铺张浪费规定》《常德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常德市养犬管理条例》《郴州市城区养犬管理条例》。
长沙市立法加强殡葬管理
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满足殡葬服务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长沙市结合实际,制定《长沙市殡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以殡葬活动及其管理坚持维护逝者尊严、全域火化、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和文明节俭的为基本原则。条例共六章四十二条,包括总则,殡葬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遗体、骨灰处理,丧事活动与殡葬服务管理,法律责任,附则。
值得关注的是,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遗体由殡仪馆的殡葬专用车辆免费接运,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遗体接运服务。殡仪馆接到遗体接运信息后,应当按照工作规程接运遗体。运送遗体的殡葬专用车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并喷涂专用标识,由专业人员按照规定程序操作,防止疫病传播、污染环境。接运患传染病死亡的逝者遗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办理。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殡仪馆接运遗体事项的监督管理和工作考核。
衡阳市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管理
为了加强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防治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衡阳市结合实际,制定《衡阳市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未分章节,共二十七条。条例第十四至十八条明确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五化”利用的具体方式;第十九条规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科技创新,支持新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通过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大力发展秸秆多元化利用。
条例第四条第二款、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补贴力度,将秸秆综合利用设备购置、收贮点(站)建设、收运作业、综合利用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项目实施纳入政策优惠和资金补贴范围,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统筹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倡导社会文明,治理社会陋习
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离不开社会各方共治,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参与。针对公众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还需进一步强化的问题,衡阳、常德两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建设为主要着力点,以文明行为规范、文明行为公约和文明创建活动为具体指针,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力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分别立法促进文明行为。
《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共五章三十五条,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相关部门职责、文明倡导、文明鼓励、文明规范、保障促进措施、法律责任等。
条例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文明创建、乡村振兴、扶危济困、助学助残、救灾赈灾等“衡阳群众”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从而推动“衡阳群众”品牌创建工作,建立志愿服务积分激励制度。开展“衡阳群众”志愿服务活动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和保障。
《常德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未分章节,全文共二十五条。包括立法目的和依据、基本原则、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职责、政府职责、部门职责、宣传与教育、节约资源和绿色低碳出行、开放停车场、厕所、公共场所行为规范、餐饮行为规范、吸烟行为规范、非机动车、行人出行规范、公共租赁交通工具使用、经营行为规范、文明行为记录、奖励帮扶制度、自治规范、行业规范促进、设施保障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
湘潭1部法规、1件修改决定获批
韶山灌区自 1966 年 6 月建成通水以来,浇灌着湘潭、长沙、娄底百万亩农田,是兼具农业灌溉、防洪排涝、发电、供水等综合利用功能的、省内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为灌区内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韶山灌区在规划、建设、管理、保护、利用等方面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通过立法来引导和规范,因此制定《韶山灌区工程管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势在必行。
条例主要理顺管理体制机制,针对执法保障不力、职责分工不明、管护范围不清、文化保护不力、水费征缴无常等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条例强化韶山灌区的综合功能和特色元素。条例对韶灌精神的弘扬、管委会职能的明确、综合功能的发挥、区域协同的鼓励,体现了韶灌自身的政治价值、民主管理、功能强大、跨行政区域的特点,而现代化改造、智慧管理等规定则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湘潭市对应《民法典》和修改的《行政处罚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机构改革导致部门名称、职责的变化,对《湘潭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湘潭市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湘潭市城市绿化条例》作出修改。修改的地方性法规未新设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
娄底、邵阳、益阳市联动协作加强资江保护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资江沿岸涉水活动日渐频繁,各类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为构建资江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为了加强资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保障生态安全,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邵阳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邵阳市资江保护条例》,益阳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益阳市资江保护条例》,娄底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娄底市资江保护条例》。
资江保护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多个地方。长期以来干支流、左右两岸、上中下游对资江保护宽严不一、协同不足。根据资江流域实际,借鉴外地市的做法,邵阳市、益阳市、娄底市人民政府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协调联动机制、信息共享和应急处置机制、河道联动保洁机制、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联合执法机制等。坚持科学规划、创新驱动、系统治理、联动协作、社会参与为基本原则。
针对资江流域农业生产与畜禽水产养殖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工业水污染、锑等重金属污染、城镇农村生活污水污染、船舶等水上活动水污染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的实际,条例坚持适度从严保护资江的原则,从 多个方面加以规范解决。
根据资江流域目前存在的船舶及浮动设施乱停乱放、河道管理范围内乱搭乱建、挖沙采石采矿管理不严、垂钓乱象突出、饮用水水源和湿地、水生生物保护亟待加强等问题,条例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原则,明确资江生态流量管控主体和管控目标。资江流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部分项目高耗能、高排放、高耗水等问题,条例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按照长江保护法、乡村振兴促进法和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要求,在产业布局总体要求、工业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航道恢复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生活等方面予以规范。
就规范政府投资建设行为出台规定
为了规范政府投资建设行为,反对建设领域中随意决策、高估冒算、违规变更等行为造成铺张浪费,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岳阳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岳阳市政府投资建设领域反铺张浪费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采用了“小快灵”的立法形式,选取小切口,针对具体问题精准设计规范。同时严格按照立法工作程序,努力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规定共十二条,不设章节。主要就反对建设领域中随意决策、高估冒算、超标准设计和装饰装修、超额补偿、违规变更、不按标准验收等行为作出了重点规范,并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明确了机关公职人员责任和相应处分的内容。
常德、郴州市立法规范养犬管理工作
2019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养犬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对开展养犬专项治理、加强专项立法、强化宣传教育、落实工作责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制定养犬管理地方性法规,既是贯彻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回应社会关切、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
《常德市养犬管理条例》未分章节,全文共二十二条。包括立法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政府职责、部门职责、分区管理、强制免疫接种、严格管理区禁限养规定、养犬许可登记、禁止行为、禁入区域、伤害处置、犬只收容救助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等。
条例共设定了 4 项行政处罚,即第十六条违反许可登记管理规定的处罚、第十七条饲养犬只数量不符合规定的处罚、第十八条违反养犬行为规范的处罚和第十九条不及时清理犬只粪便的处罚。四项行政处罚均系根据养犬管理实际需要新设。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立法论证会,组织相关行业的专家从是否符合上位法规定,是否符合现实需要、违法成本和危害后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证,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设定上述 4 项行政处罚合法且合理、必要且可行。
《郴州市城区养犬管理条例》未设章节,全文共三十条。条例规定了养犬申请要求,养犬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需实名申请养犬登记,应当提供申请人身份信息、住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有效的犬只免疫证明。养犬人申请办理养犬登记时,应当填写《依法文明养犬承诺书》,申领智能犬牌、识别标识,智能犬牌和识别标识的费用由养犬人承担。养犬人应当自取得犬只狂犬病免疫证明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办理养犬登记。
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养犬人住所、联系方式等信息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办理变更手续。饲养的犬只出售或者赠予他人的,购买人或者受赠人应当自购买或者受赠之日起三十日内办理变更手续。养犬人放弃所饲养犬只的,应当将犬只送交犬只留检场所并于送交之日起三十日内办理注销手续。犬只死亡或者丢失的,养犬人应当自犬只死亡或者丢失之日起三十日内办理注销手续。丢失的犬只办理注销手续后找回的,应当重新申请养犬登记。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