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湘江是文学的破折号 | 山水洲城记
初冬的星城,因一场文学盛会而暖意融融。11月19日,2025中国文学盛典·湖南文学周暨第四届岳麓书会在长沙拉开帷幕。
岳麓书会自202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三届,累计举办各类活动超400场。从最初的“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这一朴素使命出发,如今的岳麓书会已成长为湖南闪亮的文化名片。
当湘江遇见书页,会激起怎样的思想涟漪?麓山为屏,湘江为伴,一场以书香为纽带、跨越时空的对话就此展开。长沙正以它特有的方式一一作答。

一
名家荟萃:从铅字背后走出的文学声音。
李敬泽的深邃广博,阿来的厚重苍茫,唐浩明的历史洞见……随着湖南文学周暨第四届岳麓书会正式拉开帷幕,百余位作家、学者、艺术家走出书本,在百余场研讨、对谈、签售与沙龙中,与读者分享创作背后的喜悦与深思。
智阅未来:当书籍遇见科技。
“文化+科技”“教育+科技”的理念在“智赋教育·启见未来——中南教育智能体矩阵发布会”上得到了有力印证。中南教育智能体并非单一产品,它围绕“教、学、研、评、伴”五大核心环节,构建覆盖多学科、多学段、多场景的智能产品集群。在现场互动环节中,主持人与中南传媒数字IP形象“阅悦仔”展开了一场生动对话,直观阐释了智能体作为“教育伙伴”的定位与内涵。
童年之光:推开世界的门。
在湖南文学周暨第四届岳麓书会热烈开展的同时,2025中国文学盛典迎来又一高光时刻,2025中国文学盛典·儿童文学奖之夜于11月20日晚8点举行。作为中国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在此加冕。同时,在益阳清溪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文学之乡”,首届清溪儿童戏剧周同步举行。
福利大派送:书香欢乐“购”。
岳麓书会期间,全省投放总额五百万元的购书优惠,并推出“全场图书5折”与“无门槛现金优惠券”叠加使用的福利。读者只需轻松扫码进入岳麓书会官方小程序,即有机会100%赢取无门槛购书券,让心动好书触手可及。此外,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各出版机构还在“麓山读书直播间”轮番开播,持续派发多重专属福利。
书香满城:从一本书到一场文化狂欢。
书会主会场位于湖南国际会展中心(芒果馆),分会场则遍布全省:长沙市少年宫、岳阳文化艺术展览中心、益阳清溪村以及全省(城)书店、学校、机关等文化阅读空间都能感受到书会的热度。

二
文脉赓续:从屈子行吟到山乡巨变
当百余位作家学者汇聚湘江之滨,他们踏上的是一片有着深厚文学传统的热土。而湖南文学,从来不只是书斋里的文字游戏,而是与脚下这片土地的血脉紧密相连。
烙着湖湘印记的文学DNA。
从汨罗江畔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柳宗元《永州八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山水感悟,再到范仲淹《岳阳楼记》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湖南的山川形胜早已融入中国文学的基因。

文学从未远离这片土地的呼吸。
近代以来,这片土地更成为新文学思潮的摇篮。沈从文用《边城》构筑起纯净的湘西世界,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故乡的深情;丁玲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展现时代变革中的个体命运;周立波扎根清溪村,完成描绘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山乡巨变》,开创了“茶子花派”的清新风格。
直面现实的“湘派”写作。
当代湖南文学继续绽放异彩。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以词典形式重构民间记忆,探寻语言与文化的深层关联;王跃文的《国画》对官场生态进行深刻描摹;阎真的《沧浪之水》引发对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广泛思考。何顿、田耳等作家各具特色的创作,共同构成了“湘派”文学的多元景观。
这些作品虽题材各异、风格有别,却都深深植根于湖湘文化的土壤,既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自信担当,也有“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更不乏“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在本次文学周期间持续推进,一批作家深入益阳清溪村等地采风,在乡土间汲取创作灵感,让文学之根深深扎进生活的土壤。
三
在湖南文学周启幕的前一晚,长沙市少年宫大剧场内座无虚席。
《沁园春·长沙》沉浸式戏剧诗乐会在此上演,从舞蹈《苍茫之问》到湘剧戏歌《沁园春·长沙》,从歌曲《潇湘红·中国红》到朗诵《此刻长沙》,一场跨越百年时空的对话呈现在观众面前。
“湘江不是句号,是连接千年的破折号……”诗乐会中的台词仿佛一道桥梁,连接着历史与现在。
百年回响: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剧中的主人公枫华穿过“时空隧道”,与当代小朋友相会,当枫华问起孩子们是否还记得百年前他们这一辈年轻人时,小朋友的回答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记得!你们的故事,你们的精神,刻在每一个星城人的心里!你看,这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历史的传奇,也焕发着新时代的光彩!”
在《沁园春·长沙》创作100周年之际,长沙以一系列文化活动致敬这段历史,包括“风华正茂”新大众文艺创作活动、“看万山红遍”诵读传播活动、“行走的思政课”等。
百年过去,麓山湘水依旧在,古城更添现代风。青年毛泽东笔下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长沙,如今已发展为兼具山水风光、历史底蕴以及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湘江不是句号,是连接千年的破折号”,正如《沁园春·长沙》诗乐会中的台词,湖南文学周和岳麓书会也不是一个句点,而是连接读者与作者、传统与未来、文化与生活的破折号。
在湘江之畔,思想汇流成河,文字照亮人心。
记者/刘丹 宁莎鸥
编辑/尹玮 校读/李乐
初审/胡兆红 终审/李辞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