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大写的青春

  长沙晚报特约评论员 刘政

  1919年5月4日,一群热血青年为救民族于危亡,振臂高呼“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劈开了旧中国的铁幕,唤醒了暗夜中沉睡的灵魂。五四运动如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其隆隆雷声穿越一个世纪的风雨,至今仍在人们心中激起巨大回响。

  接过五四的火炬,当代长沙青年该如何传承五四精神?又该如何激发青春力量?4月2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在长沙各界青年五四座谈会上寄语广大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走好长沙发展新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接过五四的火炬,当代青年应有大志向。“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当12岁的周恩来在租界目睹了洋人欺凌中国人后,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让中国也能自主建造现代化桥梁,茅以升不远万里赴美国攻读桥梁专业,并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上世纪50、60年代,钱三强、于敏、周光召、程开甲等一大批有志青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谱写了一曲曲爱国奋斗的英雄赞歌。“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全市广大青年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始终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在建功“三高四新”中彰显青春力量。

  接过五四的火炬,当代青年应有大担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从战争年代为民族解放而奋不顾身,到为建设新中国而筚路蓝缕、胼手胝足;从南下弄潮的“闯海人”,到勇闯浦东的“八百壮士”;从抗震救灾中的青年官兵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青年“逆行者”……一代又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指引,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全市广大青年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自觉把个人奋斗与长沙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各行各业创先争优,在建功“三高四新”中扛起青年责任。

  接过五四的火炬,当代青年应有大作为。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代的发展图景,都离不开青年书写的华美篇章。《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列宁最初参加革命活动时只有17岁;牛顿和莱布尼茨发现微积分时分别22岁和28岁;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26岁;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18岁;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全市广大青年要争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科技创新的主攻手、改革开放的领跑者、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急先锋、幸福长沙的守护人,在建功“三高四新”中体现青年作为。

  接过五四的火炬,当代青年应有大本领。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据专家考证,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80到90年翻一番;19世纪60年代,知识更新速度为5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惟其如此,广大青年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在勤学中提素质,在实践中强能力,在斗争中增胆识,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在建功“三高四新”中绽放青年风采。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一百年前,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的发问,至今仍振聋发聩。

  岁月不老,青春不朽;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勇担历史重任,争做时代先锋,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长沙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灿烂篇章!

【作者:长沙晚报特约评论员 刘政】 【编辑:张日】
关键词:五四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