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爱非公经济,厚植发展根基

相链区块链

  白木 刘奕君

  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名单揭晓,晏周、王心亮、陈邦三位长沙企业家榜上有名。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个人奋斗的高度肯定,更是对长沙非公有制经济(以下简称 “非公经济”)发展活力的国家认证。

  在长沙,非公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早已撑起城市发展的“大半壁江山”。数据显示,长沙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六成,贡献了五成以上的“四上”企业营业利润、六成五以上的“四上”企业就业人员、七成以上的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和九成以上的企业数量。

  陈邦带领爱尔眼科从长沙走向全球,参与的公益项目让两百万眼病患者重见光明;晏周创立的鸣鸣很忙,从长沙小店成长为“万店品牌”,向社会提供了12万多个就业岗位;王心亮深耕餐饮界,以“原味裸烹”理念打造“佳尝便饭”品牌,用五项专利破解行业痛点,且热心社会公益。他们懂经营、善创新、知责任、有担当,是长沙非公经济人士的优秀代表。

  重视非公经济,就是重视城市的未来;厚爱非公经济人士,才能厚植发展根基。

  非公经济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水土的滋养。而厚待非公经济人士,正是长沙持续发展的成功密码。长沙始终以“厚爱一成”的姿态,为非公经济人士营造干事创业的优质生态。这里有“老板坐C位”的温度,民营企业家与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同席共商发展大计;有“一件事一次办”的速度,“放管服”改革让企业得以轻装上阵;更有扶上马送一程的力度,研发补贴等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这样的环境,有利于爱尔眼科从容构建产业链,鸣鸣很忙大胆布局全国,王心亮安心钻研技术。如今,长沙实有经营主体接近200万户,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九成,正是“尊商重企”理念与实践结出的硕果。

  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是长沙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关键在于持续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在精准服务与长效机制上发力,不断增强非公经济人士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搭建“政企直通车”,建立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常态化机制,让“为商解忧、为企纾困”更有效率,让尊商重企成为社会共识。

  非公经济是长沙发展最大的增量与变量。坚持尊商、重商、爱商、护商,必将有更多陈邦、晏周、王心亮们脱颖而出,为长沙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白木 刘奕君】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