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新认定30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总数达57家

相链区块链

新认定的长沙市科普教育基地获授牌。 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岳珊供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12日,长沙新认定的30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名单,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长沙主场活动上对外发布,至此,长沙市科普教育基地总数达到57家。本次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采取“全域动员、线上线下结合、展教融合”方式,推出系列重点科普活动,进一步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助力公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

拓展“科普+”应用场景,打造科普惠民品牌

为进一步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加快构建全域科普格局,经单位申报、审核推荐、会议审定和公示等程序,长沙市科协认定芙蓉实验室等30个单位为2025—2029年度长沙市科普教育基地。

记者梳理发现,30个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单位既有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又有企业科普场馆,还有休闲娱乐公园。从科技文化一日游,到自然与地质探险……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品类丰富,它们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优质科普活动,拓展“科普+”应用场景,着力打造科普惠民品牌。

成果展区吸引不少人驻足围观。

活动外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成果展区,28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与高新技术企业现场“秀技”,人工智能、生物多样性、健康医疗、低碳技术等多领域的互动展品与项目,吸引不少人围观体验。

长沙生态动物园作为此次新认定的科普教育基地之一,设立的“科创集市”展位前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大型湾鳄标本”,聆听讲解员讲述动物保护与生态知识。现场还推出了“动物主题文创产品赠送”和“动物明星集章互动”环节,吸引大量观众特别是学生朋友参与,在趣味互动中学习自然科学,感受生物多样性。

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成果发布现场。

三大省级实验室发布最新科研成果

如果说科普教育基地是科学知识的“展示窗口”,那么重点实验室便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源头”。活动现场,三大省级实验室向公众发布了最新科研成果。

岳麓山实验室研究员朱明东以“以光为尺,丈量种子未来”为题,聚焦生物育种领域,介绍了实验室在杂交水稻持续改良和分子设计育种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彰显“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科技力量。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围绕先进制造与智能制造,展示了其在高端装备能耗控制及工业母机研发等领域的关键成果。芙蓉实验室立足精准医学,发布全国首例基因治疗帕金森病和干细胞治疗肝衰竭等重大临床科研进展,体现“一个细胞守护生命”的科研温度。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既需要内容丰富的现代化场馆与基地,更需要学识渊博、乐于奉献的科技志愿者传播知识。爱尔眼健康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欧伯特和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范雄伟分享了开展专业科普、推动科学知识普及的实践与感悟。

科技工作者创业谈。

从实验室的“纸上成果”到产业园的“落地产品”,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充满挑战与机遇。“创新·求真·韧性·开源——科技工作者创业谈”环节,中南大学梁步阁教授作为兼具科研、科普与创业经验的代表,以其“求是、求实、求新、求效”的四求精神,分享了微功率超宽带雷达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转化历程。一块医药联合创始人欧阳鹏、湖南岳麓山科创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伟和长沙斐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遥,分别从科研转化、跨领域创业、科创服务及技术产业化等角度,分享了精彩的双创实践经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长沙市科协以“科普、科创、科研、科教”融合发展理念整合优质资源,着力推动科普阵地建设、科普IP打造、科普人才培育,深入实施全域科普行动,实现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


相关链接

2025—2029年度长沙市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作者:徐运源】 【编辑:肖彪】
关键词:科普教育基地 公民科学素质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