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跨境反诈“防火墙”,长沙出入境窗口送出“防骗护身符”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洋子)“大厅里不仅办证效率高,工作人员还特别叮嘱我要警惕海外诈骗!”11月14日,长沙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办证大厅,准备前往新加坡留学的吴同学感慨道。她拿着刚领取的两本反诈手册,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面对花样翻新的跨境诈骗,支队推出了一系列精准化、立体化的反诈新举措,将防范关口前移,致力于为市民的跨境活动构筑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办理业务的市民正在查看反诈宣传册。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张洋子摄

视频里循环播放着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短片,宣传架上各种指南随手可取……记者今日走进宽敞明亮的办证大厅,只见反诈提示无处不在,支队推行的“进门可看、抬头可见、伸手可拿”的阵地宣传模式,让来办理护照的吴同学印象深刻,“到处都有反诈宣传指南,因为我明确要出国留学,窗口工作人员特意给了我反诈宣传册,并耐心介绍了诸如‘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等实用知识。”

办证大厅处处是反诈知识宣传阵地。

将反诈宣传深度嵌入业务流程,实现“办一笔业务,普及一次反诈知识”,是支队工作的另一重点。马同学在中南大学就读,这是第一次来办理港澳通行证,“一进来就有警员热情引导,一步步协助办理业务,并且一开始就主动向我普及了反诈知识,特别强调去到境外要警惕不明来电。”她说,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出国也不会轻易上当,但经过工作人员现场结合案例的讲解,才意识到轻信这类电话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视频里循环播放着真实案例改编的短片。

据悉,为精准宣传反诈知识,办证大厅工作人员会根据办事者出国的具体目的,给出“量身定制”的提醒——提醒留学生警惕“虚拟绑架”诈骗,提醒务工人员防范“高薪招聘”陷阱,提醒游客注意“低价旅游团”圈套。就连寄送证件时,都会随件附上一份反诈提示,让安全提醒“送货上门”。

支队的反诈网络正不断延伸覆盖。在证照邮寄环节,反诈宣传资料会同步抵达申请人手中,让安全提示入户到家。同时,“反诈进校区、进社区、进园区”活动持续开展,累计制作发放的反诈手册已超过3万份,广泛提升了学生、居民和企业员工的识诈防骗能力。在源头管控方面,支队亦快速响应预警,严防涉诈重点人员违规出境,牢牢守住国门防线。

针对出国留学生及家长这一易受侵害群体,支队发布了“6个凡是”反诈防范提示凡是自称驻外使领馆、运营商、海关等工作人员,以涉嫌相关违法犯罪为由,主动将电话转接至公安机关的都是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要求你拍摄被绑架照片、视频或缴纳保证金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凡是宣称“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都是诈骗;凡是打着低价换汇名义,要求先行转账的,务必提高警惕,谨防被骗;凡是自称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向你推荐指定机关,声称可以包办护照、签证等手续的,务必提高警惕,谨防被骗;凡是自称“熟人”主动在社交平台添加好友,请你帮忙代购机票、支付购物尾款,以及高薪海外招聘的,务必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出境后如需核实信息,应直接拨打我国驻当地使领馆官网公布的官方电话。一旦发现涉诈线索或不幸被骗,要立即拨打当地报警电话,并同步通过家人联系国内110,国内家属也可直接向户籍地公安机关报案。长沙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石艳表示,希望市民们能将了解到的反诈知识分享给亲友,在办理出入境业务和参与跨境活动时始终保持警惕,共同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作者:张洋子】 【编辑:肖彪】
关键词:反诈 出入境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