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全球购”珍品亮相 长沙博物馆新展解码中西文明对话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 通讯员 李韵佳 江梓菱)11日,“西风东渐再出海——东莞市博物馆藏清代外销精品展”在长沙博物馆启幕。本次展览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博物馆与东莞市博物馆联合承办,并获广州博物馆特别支持。展出广彩瓷、广珐琅、外销扇、银器等150余件清代外销艺术品,生动呈现十八、十九世纪中西贸易盛况与审美交融,带领观众走进一场跨越三百年的文明对话。



海上丝路通世界 广作精品远销欧美
在清代“一口通商”政策下,广州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贸易口岸,也成为欧洲商船采买东方珍品的中心。从黄埔港出发的商船,将广彩、广绣、漆器、银器等“广作”精品运往西方,掀起欧洲社会的“中国风”热潮。这些器物既保留东方技艺,又融合西洋审美,成为早期全球化贸易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中西融合造珍品 纹章神话绘上中国瓷
展览中多件外销瓷与珐琅器,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文化融合。例如广彩纹章纹汤窝、绘有希腊神话“巴利斯的审判”图大碗、以及融合中国牙雕与西洋油画技法的“黄埔港景色”图等,均为欧洲客户来样定制。中国工匠以传统工艺回应西方需求,在器物造型与纹饰上实现“中西合璧”,堪称三百年前的“高端定制”。


文明互鉴见证开放 外销珍品传递文化精神
长沙博物馆馆长周慧雯表示,这批外销艺术品是海上丝路上生动的文化使者,承载着开放、包容与创新的精神。她指出,通过与东莞市博物馆的合作,长沙博物馆进一步丰富了展览内容,这也是长沙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希望通过展览,让观众感受文明因交流而多彩,理解本土在全球化历程中的位置。
展览自2025年11月11日起免费向公众开放,持续至2026年1月11日(逢周一闭馆)。观众可通过“长沙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