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馆闪亮中部农博会!乡味、乡村、湘情共绘星城乡村振兴新图景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放)“我是地道的老长沙人,农博会逛了这么多年,今年的长沙馆尤其让人眼前一亮!”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进入第三天,1500平方米长沙展区始终人气爆棚、客流如织。在这里,可品“舌尖上的长沙乡味”、赏“画卷里的长沙乡村”、感“携手中的长沙湘情”,三大主题板块交织成一幅生动鲜活的星城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新奇特产“鲜”动全场,优质农品扎堆亮相
“妈妈快看!这小龙虾是蓝色的!”孩子清脆的惊呼,让长沙县北山镇澳洲龙虾展位瞬间围满好奇的观众。参展商介绍,这种原产澳洲的特色虾种,含肉率远超普通小龙虾,虾青素含量更是达到9倍以上,自3年前引入北山镇后,产值逐年稳步扩大,成为当地农业创新的亮眼名片。
不远处的望城区“北纬28度水果大世界”展位,迷你可爱的手指柠檬同样圈粉无数。“别看它个头小巧,可是‘柠檬中的爱马仕’!”参展商轻轻掰开一颗,鱼子酱般晶莹剔透的果肉跃然眼前。市民王女士品尝后连连赞叹:“柠檬的清新混着橙子的香甜在嘴里爆开,口感太特别了!”

展区俨然一场优质农产品的集中巡礼——玉针香、农香42、韶香100等8种本地优质稻米;黄兴光皮辣椒、葛家鸡肠子辣椒、花明楼红椒、官渡茄子等十余种特色蔬菜;宁乡花猪、灰汤鸭、浏阳黑山羊等地方良种畜禽;望城鲌鱼、团山湖蟹等特色水产;北山梅、大围山梨、天岩寨柑橘等本土水果;长沙绿茶、栀子花茶、荷叶茶等特色茶饮,共同绘就了一幅星城美食丰饶图。
县域展区各具特色:浏阳馆以烟花造型展现农文旅融合风采;望城馆以“北纬28度水果示范区,百里水产走廊核心带”为主题,突出渔业元素;长沙县、宁乡市围绕“星沙甄选”“宁乡花猪”等区域品牌精心布展,充分彰显长沙农业产业的蓬勃活力。
直播间里同样热火朝天。人气博主“星城蛙姐”现场架起锅灶,热油翻炒间,一道喷香扑鼻的辣椒炒宁乡花猪肉新鲜出锅,瞬间点燃直播间气氛。线上弹幕刷屏、线下试吃踊跃,线上线下的热烈互动,将家乡好物的热度推向顶峰。
在“携手中的长沙湘情”板块,来自龙山县、古丈县、通道县等7个长沙对口帮扶地区的茶油、红茶、特色零食等农产品整齐陈列。这些产品承载着协作情深,正借助农博会平台走向更广阔市场。
“长沙是现代化都市,也是底蕴深厚的鱼米之乡。”长沙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生猪产能大市和种业创新高地,长沙已拥有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8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1994年起,长沙对口帮扶龙山县,累计投入24亿元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其生产总值增至1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万元,实现脱贫摘帽并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以来,统筹7个区县(市)对口帮扶麻阳、桑植等7县,派出63名工作队员、投入3.5亿元,在产业、就业、消费等领域持续帮扶。
乡村CEO现场推介,家门口邂逅“诗与远方”
“来我们白沙村,既能尝到百年工艺传承的白沙豆腐鲜香,还能在红色古镇里追忆峥嵘岁月!”LED大屏前,浏阳市大围山镇白沙村乡村CEO谢仁杰声情并茂地推介着村里的文旅套餐。这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展销,成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乡村资源推介“路演”。
另一边,湘江新区雨敞坪镇泉水湖村的文梓诺,向围拢的游客详细介绍“我在雨敞坪有亩田”项目,热情邀请大家认筹田地、体验农耕乐趣;天心区南托街道滨洲新村的孙高珊,绘声绘色地描绘着“湘江第一洲”兴马洲的“烟火慢生活”,让人心生向往。

展期4天内,10位乡村CEO轮番登台,将“我在开慧有丘田”“我在凌冲有个园”“蓝塘寺养老住房”“影珠山民宿及党建研学”等文旅康养项目娓娓道来,首次将盘活山林、田地、农房等资源形成的农文旅产品带入农博会,全面展示长沙在城乡对接·村社互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同期举办的“忆乡愁·看振兴”摄影展,以光影定格乡村蜕变瞬间。望城乌山贡茶春色、浏阳小河乡夏景、长沙县隆平稻作公园秋韵、宁乡沩山冬雪……一幅幅作品为展馆注入文艺气息,也昭示着长沙乡村振兴的更美未来。
“‘诗和远方’就在身边,家门口的乡村美景正是我们周末的快乐源泉。”市民周先生感慨道。据长沙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长沙已累计建成美丽宜居村庄2067个、连片项目24个,覆盖89%的行政村,并率先全省招聘26名乡村CEO,扎实做好美丽乡村运营“后半篇文章”,让乡村资源持续释放价值。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