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进校园引发热议,专家支招可用四招弥补日常营养需要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唐寒梅 杨正强)眼下很多中小学食堂引入预制菜,引起众多学生及家长的关注,并在网上引发热议。预制菜被认为可以节省食堂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提高供餐效率和质量。然而,预制菜也存在一些难以忽视的问题,比如营养成分是否流失,会不会影响学生生长发育等。预制菜营养到底如何?是否适合中小学生食用?记者今日采访了湖南省胸科医院营养科主任、副主任技师张胜康。

  预制菜也叫料理包,是把食品原材料预加工后做成成品或半成品。根据需要加些辅料,可能使用食品添加剂,经过几道工序处理之后,预制菜保质期很长。

  预制菜进校园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家长担心的营养及安全问题,张胜康表示,首先在预制食品进入学校前,国家及相关监督部门应提出营养和安全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督促企业增加营养价值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及专家指导,专门针对学生群体制定预制菜生产标准,并要求相关部门进行密切监督,提供各种数据资料。

  方便快捷有市场,但也有生产或保质期不详等隐患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说明有市场的需求,但也存在一定的优势及劣势。

  张胜康表示,从优势来说,预制菜简单方便,可减少食堂的人员配置、设备投入、原料采购、储存保鲜等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

  劣势主要有:首先是食品安全隐患,购买的预制菜可能出现变质腐败、食材不新鲜、菜内有异物、过期等现象;预制菜存储不当,也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其次,菜品种类单一,营养不均衡,有调查数据显示,28.58%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内容过于单一,可选品种较少,营养不均衡;市场上的预制菜中,几乎不含蔬菜,原因是蔬菜较易变质,长时间存放还会有亚硝酸盐过高的风险,不适合预制菜品。此外,部分预制菜标识信息不详细,包括未标注主要食材、未标注菜品分量、未标注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等。

  营养流失并没想象中大,高盐高脂别忽视

  很多家长担心预制菜对学生的健康问题,认为预制菜食物不新鲜,二次加热后会导致营养价值流失。对此张胜康表示,在食用预制菜所进行的二次加热时,造成的营养流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预制菜中营养流失最严重的是蔬菜,事实上,无论是在家炒菜还是工厂加工预制菜,都不可避免会有营养素流失,尤其是蔬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也是为什么很难在众多预制菜品中看到蔬菜的原因。不过目前,有些蔬菜采用极速低温冷冻的方法,可以保存大部分营养素,比如玉米粒、豌豆、胡萝卜等。而荤菜通常只要是新鲜的、品质好的话,在加工过程中流失的蛋白质并不多。

  值得关注的是,预制菜中可能存在高盐高脂的情况。据市场调查,75%的预制菜中,钠含量超过了400毫克/100克,脂肪含量超过10克/100克,每份预制菜的重量至少200克,90%的预制菜都在调味料中添加了糖,过多的盐、油、糖摄入会增加学龄儿童超重、肥胖、龋齿和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学生吃预制菜,这样弥补日常营养需要

  对于预制菜来说,张胜康表示,只要注重适当的营养搭配,是能做到营养健康饮食的,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

  1.额外搭配果蔬,自备适合生吃的新鲜果蔬、全谷杂粮、奶制品、坚果等食物。比如早上吃燕麦片,晚上多吃绿叶菜。

  2.选择品质有保障的商家规范生产的预制菜,注意包装上标明的保存、食用方法,以免食物因操作不当而变质。

  3.选择清淡口味的预制菜,有些预制菜油多盐多糖多,尽量选择做法简单,口味清淡的饭菜。主食中能加点红薯、玉米、芋头等杂粮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4.每天最多吃一餐预制菜,其余两餐自主烹饪,清淡为主,弥补预制菜可能过咸的问题。

【作者:杨蔚然 唐寒梅 杨正强】 【编辑:李春璞】
关键词:预制菜 湖南省胸科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