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医生”打下手,真医生唱主角!长沙多家医院完成医疗AI系统DeepSeek本地化部署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随着DeepSeek人工智能火爆全网,部分医院已抢“鲜”在诊疗中用上DeepSeek。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日,湖南省人民医院完成医疗AI系统DeepSeek本地化部署,湖南省胸科医院(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利用DeepSeek开发的“医学科研小助手”智能体上线,长沙市第一医院也积极探索医疗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DeepSeek如何辅助医生给患者看病?究竟靠不靠谱?会不会取代医生的工作?连日来,记者来到医院进行了一番探访。

  纷纷抢“鲜”:

  多家医院引入DeepSeek进行本地化部署

  随着科技的发展,AI医疗正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湖南省多家医院纷纷引入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并通过本地化部署将其应用于临床、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多个场景。

  2月16日,湖南省人民医院完成医疗AI系统DeepSeek本地化部署,并实现与医院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行政审批、排班管理、文件流转等日常事务的智能化处理。医务人员通过院内4000余台终端登录统一入口,即可享受AI生成的文档辅助、智能问答、数据分析等服务,提升工作效率。

  据湖南省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卢熙介绍,截至2月21日,该院DeepSeek平台已累计处理请求量427万次,日均活跃用户(医护人员)达到1237人。从访问内容来看,医生们最常针对结果指标和用药方式指南进行提问,尤其在检查、检验报告解读方面的使用频率最高,医师调用AI辅助解读量占比高达63%,这一创新应用极大地缩短了报告解读时间。

  此外,省人民医院计划于今年内启动DeepSeek与电子病历系统、HIS(医院信息系统)等核心业务平台的对接工作。未来,AI将深度参与临床决策支持、病历质控、影像分析等场景。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成伟表示:“此次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一次医疗服务模式的革新,也是让科技服务于医疗的具体实践。”

  近日,湖南省胸科医院利用DeepSeek开发的“医学科研小助手”智能体上线,首次应用便为胸外科无管化手术的临床路径优化提供了精准建议。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D医生”正式参与手术评估与临床路径优化的关键环节之中。

  长沙市第一医院也积极探索医疗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完成了DeepSeek本地化部署,并实现与医院微信公众号的深度融合。通过植入DeepSeek智能问答后,预约挂号、就诊流程、健康体检、驾驶员体检、投诉处理和电话查询等常见问题可实现实时响应。同时,通过对话数据分析持续优化、丰富知识库,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指导,让工作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为患者解决就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响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下一步,长沙市第一医院计划将DeepSeek与现有的临床辅助诊疗系统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在医疗核心业务中的应用场景。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长沙市第一医院还将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前沿研究,推动智慧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靠不靠谱:

  DeepSeek快速分析检查数据 给出诊断建议

  DeepSeek如何辅助医生给患者看病?究竟靠不靠谱?2月21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关节与运动医学科),曾塬杰医生正在仔细查看一名患者的磁共振检查报告。他登录电脑进入医疗AI系统,开始提问:患者,女,76岁;疾病诊断:陈旧性髋关节脱位,右髋关节磁共振,平扫;检查结果:右髋臼后下缘见骨皮质不连续,周围见结节状骨碎片影……

  很快,DeepSeek给出的初步诊断和治疗建议出现在记者眼前:磁共振平扫结果显示右侧髋臼后下缘撕裂骨折、骨髓水肿及后盂唇损伤,符合诊断描述;髋关节腔内少量积液可能指示潜在的风险,需进一步评估;年龄76岁增加骨折风险,需考虑骨质疏松影响结果准确性……治疗建议:骨科评估确认骨折类型,考虑手术治疗以纠正畸形,监测恢复情况,预防并发症。

  “Deepseek说得还算合理。”曾塬杰说,根据前期大家的试用情况看,DeepSeek看病虽然有时候不全面或不完善,有遗漏,但不会出错。他表示,DeepSeek可以随时弥补医生在某些领域的不足,辅助医生制订最佳治疗方案,促使医生不断提升,是临床工作中一个内容强大的“老师”。

  “比如用药,有些患者有多种基础疾病,用了多种药物,药物之间会不会相互作用,我们经常用手机去查或看药品说明书,很费时间。现在用药的时候使用DeepSeek,它会快速分析给出答案:这个药物可以,为什么可以;那个药物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可用哪些药物替代……”曾塬杰说,DeepSeek还可以帮助医生分析片子,或者分析一些检验检查报告,以及病历梳理等。

  “DeepSeek的优势在于它的记忆和计算更准确,基于综合分析和深度学习之后,能成为医生的助手,给医生提供诊疗意见。”曾塬杰说,它通过深度学习海量医学数据,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检验结果等多维度信息,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建议和治疗方案,显著降低误诊率,提升诊疗效率;可以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精准分析影像数据,快速识别微小病变,助力疾病的早期筛查与诊断,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从目前的试用情况来看,放射的智能阅片和内镜的智能发现噪点功能明显提高了效率。”2月24日,长沙市第一医院信息数据部主任唐杰告诉记者,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辅助诊断肺结节阅片时间缩短40%,微小病灶识别率提升25%,准确率在95%以上。该系统功能可以将胃镜检查盲区率降低约16%,根据临床医生反馈,系统预判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6%。

  会否替代医生:

  DeepSeek提供辅助,最终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医务人员

  随着智能化医疗新风潮的兴起,网络上涌现出不少争议之声。有网友直言:“我原本挂号找医生看病,如果医生都用DeepSeek,那我何必找医生?直接找DeepSeek不就好了?”还有网友调侃道:“我拿着DeepSeek的结果去找医生讨论,结果医生也用DeepSeek给我回复,这岂不是用魔法打败魔法?”更有患者对于诊断结果的权威性产生疑虑:“诊断结果,我该信DeepSeek还是信医生呢?”

  对于网上“DeepSeek会不会替代医生”的热议,2月21日下午4时许,在病区查完房的曾塬杰说,医学是科学更是人学,医生的临床思维建立在专业知识、临床经验以及团队协作之中,现代医学并不只关注“病”,更多的是关注“人”,并不是“算法”能够穷尽所有。医生对于患者的人文关怀,比如面对面的详细问诊、医患之间的沟通谈话、充满鼓励的微笑和眼神等,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你看,DeepSeek不能替代我们医生查房吧?它也不能替代医生为患者做手术吧?”曾塬杰对记者说,医生除了要了解患者病情、考虑如何治疗之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顾虑与处境,给予他们符合自身需求的知识和支持。

  长沙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东表示,许多医疗决策涉及复杂的临床判断和经验,尤其是面对不典型病例或多重疾病时,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识别微妙的症状和体征,这些可能超出人工智能的识别能力。而且,每位患者都是独特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人工智能可能缺乏这种灵活性。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和其他专业人员,人工智能在团队协作中的角色有限。

  “更关键的是,目前它不能思考和创新,只是基于现有信息、数据等进行分析。”陈东说,医生的经验和直觉,以及对患者个体差异的考虑,在治疗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短时间内人工智能无法替代医生直接看病,只是提供辅助诊断和治疗建议,最终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医务人员。

  省医保局:

  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对于互联网医院流转的电子处方,需重点验证开具处方的医师是否为湖南省认证的医保医师,且处方必须通过省级医保电子处方中心流转,医生开具处方应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问诊,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2年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就有多处对人工智能使用的限制规定,其中包括“医师接诊前需进行实名认证,确保由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其他人员、人工智能软件等不得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此外“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作者:杨云龙】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医院 DeepSeek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