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多囊”遇到肥胖怎么办?快来参加这个“减重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吴靖)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肥胖的“纠缠”虽复杂,但并非无解。记者今日从湖南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临床营养科推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减重营,通过个性化的方案,帮助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科学减重、调整生活方式,降低代谢疾病风险。
肥胖“催生”多囊,多囊“助长”肥胖
爆痘、不孕、月经失调、长胡子,27岁的赵女士发现自从自己长胖以来,一系列问题随之到来。在偷偷哭过几次后,赵女士决定到医院看看,自己究竟是怎么了?经检查,诊断书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字眼,让她傻了眼。医生的话又给了她希望:通过科学的管理,多囊卵巢综合征也能被有效控制,实现长期健康目标。
那么,肥胖如何“催生”多囊卵巢综合征?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营养师蔡华解释,肥胖导致脂肪组织分泌大量炎症因子(如TNF-α、IL-6)和游离脂肪酸,抑制胰岛素信号传导,引发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又会刺激卵巢分泌雄激素,导致排卵障碍和多毛、痤疮等症状。此外,雄激素升高促使脂肪向腹部和内脏堆积(腰臀比≥0.8),形成“苹果形身材”,进一步加重代谢紊乱。
而且,多囊卵巢综合征又会“助长”肥胖。这是因为,高雄激素血症会降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增加游离雄激素水平,抑制脂肪分解,形成“易胖难瘦”体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随瘦素抵抗和肠道菌群紊乱,导致食欲失控和能量代谢效率下降,即使饮食控制也难以减重。
如何破局?科学减重是关键
“减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管理的核心手段之一,需通过科学饮食、运动及生活方式调整综合干预。”蔡华表示,即使小幅减重(如5%)也能显著改善内分泌和生育功能,建议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长期坚持以获得最大收益。
科学减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调整:低升糖指数(低GI)+ 抗炎饮食。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替代精制米面,避免血糖剧烈波动;选择优质蛋白与健康脂肪,如鱼类(富含Omega-3)、瘦肉、坚果、橄榄油,减少饱和脂肪(如油炸食品)等;多食用抗炎食物,如深色蔬菜(菠菜、西兰花)、浆果、姜黄等,减轻慢性炎症;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如含糖饮料、甜点、加工食品等。
运动:有氧+抗阻结合。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行等,每周运动150分钟,帮助燃烧脂肪、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抗阻训练如哑铃、弹力带等,每周运动2至3次,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
行为干预与睡眠管理。记录饮食与运动,通过微信打卡或日记提高自我管理意识;保证睡眠,睡眠不足会加剧胰岛素抵抗和饥饿素分泌,建议每晚保证7至8小时的睡眠;适当减压,压力升高皮质醇,可能加重肥胖,可通过冥想、瑜伽调节。
医学干预(必要时)。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需医生评估);手术治疗,对于BMI(体重指数)≥35且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可考虑进行代谢手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减重营”来了
有些人认为,拼命节食就能瘦。其实,极端节食可能加重代谢紊乱,甚至引发暴食。
有些人觉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可能减重。实际上,即使缓慢减重(如每月减重1至2公斤)也能带来显著健康获益。
蔡华表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肥胖的“纠缠”虽复杂,但并非无解。通过科学减重和调整生活方式,不仅能改善月经和生育问题,更能降低远期代谢疾病风险。记住,每一点体重的减少,都是向健康迈出的重要一步。
为了帮助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改善代谢指标、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推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减重营,即日起招募100人,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需携带激素检查或超声报告)、BMI(体重指数)≥24或体脂率超标者,都可以通过医院公众号体重管理门诊报名,或致电18229934221咨询。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