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怕打针吃药?试试耳穴压豆或隔物灸
长沙晚报9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杨君 张璋)“医生,孩子反复感冒、鼻塞流涕、不爱吃饭、肚子胀鼓鼓,夜里还哭闹不止、翻来覆去睡不香。吃药怕副作用、打针怕孩子抗拒。怎么办呀?”在湖南航天医院儿科中医门诊,不少家长向医生讲述了这些让人揪心的儿童常见问题。该院儿科中医门诊主任医师王爱蓉教授表示,为给孩子们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医院近日全新引入两项国家级非遗中医技术——耳穴压豆和隔物灸。
耳穴压豆:无痛调畅五脏经
王爱蓉介绍,耳穴压豆技术是用不起眼的菜籽或特制药籽,贴在耳廓上对应脏腑的特定穴位或反应点,再通过中医师轻柔的揉、按、捏、压等手法,温和刺激经络,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的效果。这项疗法最大的优点就是无痛、无创、无副作用,不用打针、不用吃药,孩子完全不会抗拒,甚至会觉得像“贴小贴纸”一样有趣。
针对儿童成长中的常见小毛病,它更是 “对症发力”。孩子总爱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贴压对应穴位,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抵抗力;过敏性鼻炎犯了,鼻塞、打喷嚏影响学习生活,通过耳穴调理,可缓解不适症状;积食、厌食、肚子胀,选取脾、胃、小肠等耳穴,每周贴压两至三次,再配合中医师的饮食指导,孩子的食欲会明显改善;孩子焦虑、夜里频繁哭闹、睡不安稳,轻轻按压神门、心穴,可帮助孩子安神助眠。
隔物灸:散寒激活自愈力
天气转凉,孩子手脚冰凉、总爱感冒,长期腹泻、大便稀溏,还有让人头疼的遗尿问题等,多与孩子“虚寒体质”有关。
王爱蓉表示,隔物灸就是调理虚寒的好帮手。隔物灸以姜片、蒜片或特制中药药饼为介质,放在孩子的关键穴位上,再将燃烧的艾绒产生的温热之气,透过介质渗透到穴位深处。艾绒的温煦之力结合中药的药性,能直达经络,发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温补阳气的功效,帮孩子激活身体的自愈能力。
针对儿童常见的虚寒问题,隔物灸精准起效。冬季来临,给体弱的孩子施灸,能提升体内阳气,减少感冒、咳嗽的次数;孩子慢性腹泻、大便不成形,温灸对应穴位,助孩子温暖脾胃,改善消化;脾肾阳虚导致的遗尿问题,通过隔姜灸命门穴,再搭配耳穴压豆,两种技术强强联手,效果能翻倍,可帮助孩子摆脱遗尿困扰。
中医讲究“内外兼调、辨证施治”,耳穴压豆侧重调节脏腑功能,隔物灸专注温补阳气,二者搭配使用,能从内到外帮助孩子调理身体,让健康状态更稳定。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