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公民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请收好这份急救指南 | 世界急救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唐洁雅)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急救日”,这是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于2000年设立的全球性活动日。2025年9月13日,我们将迎来第26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急救与气候变化”(First Aid And Climate Change)。
对普通人而言,急救从不是“遥远的技能”——家里老人突发不适、出门时遇到他人意外受伤、聚餐时有人被食物呛到……当意外发生在身边,懂一点急救知识,就能为生命争取最宝贵的“黄金时间”。
今日,长沙市120急救中心为市民整理了一份急救指南,请大家收藏备用,一起做自己和身边人的“生命守护者”!
当有人需要救护车时,请正确拨打120
1.保持冷静
拨打前先深呼吸,稳定情绪,确保能清晰表达信息。避免因慌张导致信息遗漏或错误。
2.准确提供关键信息
(1)详细地址:精确到门牌号、小区名称、楼号、单元号(如“XX区XX路XX小区X号楼X单元”);若在陌生地点,可描述附近标志性建筑(如“XX商场正门”“XX公交站旁”)。
(2)患者情况:简要说明症状(如“胸痛”“昏迷”“呼吸困难”)、既往史、年龄、性别及已采取的急救措施。
(3)联系方式:提供可回拨的电话号码,并保持畅通。
3.配合开展现场施救
急救人员可能会远程指导急救操作(如心肺复苏等),需严格按指示开展现场急救行动。
4.保持通信通畅
通话结束后,手机保持开机且音量调至最大,以便急救人员回拨确认。若是帮忙拨打120的路人,要等到救护车到达现场再离开。
5.做好接车准备
派人到路口或小区门口引导救护车,夜间可打开手机闪光灯示意。
清理楼道、电梯内的障碍物,确保通道畅通。
准备好患者的身份证、医保卡、病历资料及常用药物。
当有人心脏骤停时,请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1.判断环境:确保现场无触电、坠物等危险,再开始操作。
2.评估患者: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唤名字,若没有反应,立即拨打120,同时让身边人就近拿取AED;贴近患者口鼻感受气流,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5~10秒),若既无反应也无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胸外按压:让患者平躺于坚硬平面,双手掌心向下交叠,掌根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上半身前倾,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约每秒2次),每次按压后需充分回弹,每次循环按压30次。按压时保持手臂伸直,避免肘部弯曲。
4.开放气道:按压30次后,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假牙、呕吐物)。一手托患者下巴,一手按额头,使其头部后仰,打开气道。
5.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嘴对嘴完全密封,缓慢吹气1秒以上,观察到胸部起伏即可,每次循环吹气2次。
6.循环操作:每按压30次、吹气2次为一个循环,完成五个循环之后,需再次对患者状况进行评估。若患者心跳、呼吸均未恢复,则应持续操作至AED到达或急救人员接手。
当有人需要体外除颤时,请正确使用“救命神器”AED
1.操作原则:AED到达后立即使用,全程严格听从语音提示,无需专业经验。
2.关键步骤:
(1)开机:按下电源键,启动语音指导。
(2)贴电极片:撕开电极片,按提示分别贴在患者右锁骨下方、左乳头外侧(避开伤口、毛发、金属物);若患者胸部潮湿,先用干毛巾擦干。
(3)分析心律:贴好AED电极片后,立即让所有人不要触碰患者,AED会自动启动心律分析程序,判断患者是否需要除颤;分析过程中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任何干扰影响分析结果。
(4)电击除颤。若AED提示“建议除颤”,需立即再次确认所有人远离患者及病床(防止触电风险),按下除颤键进行电击除颤。
(5)继续CPR:除颤后患者仍未复苏成功,继续CPR,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当有人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请立即进行海姆立克急救
1.成人/1岁以上儿童(清醒状态):施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双腿分开站在其两侧,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上腹部(肚脐与胸骨下端之间),另一手抓住握拳手,快速向内上方冲击腹部,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若患者体型较大,可让其弯腰,便于施救者发力。
2.1岁以下婴儿(清醒状态):将婴儿面朝下放在前臂上,头部略低于躯干,手托住其下颌和头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拍打5次;若异物未排出,立即将婴儿翻转过来,面朝上放在前臂上,用两指按压其胸部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5次,交替进行拍打和按压。
3.自救方法:若身边无人,可弯腰靠在椅背、桌边等坚硬物体上,用上腹部撞击物体边缘,借助外力冲击腹部排出异物。
当有人意外烫伤时,请牢记急救五字诀
1.冲(降温散热):立即用流动的冷水(不低于5℃)冲洗烫伤部位,持续30分钟,直至疼痛明显缓解。若烫伤部位在面部、颈部,可用冷水浸湿毛巾冷敷。
2.脱(移除异物):在冷水冲洗的同时或冲洗后,小心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若衣物与皮肤粘连,不可强行剥离,应保留粘连部分,用剪刀剪开周围衣物,避免拉扯加重损伤。
3.泡(持续降温):对于面积较小(不超过手掌大小)的浅度烫伤,可将烫伤部位继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进一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但大面积烫伤、会阴部烫伤或婴幼儿烫伤,不宜长时间浸泡,以免引发体温过低或感染。
4.盖(保护创面):用无菌纱布或干净、透气的毛巾轻轻覆盖在烫伤创面上,避免创面直接暴露。严禁使用创可贴、保鲜膜,以免影响创面散热和愈合。
5.送(及时就医):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烫伤面积较大(成人超过体表面积1%,儿童超过0.5%)或烫伤部位在面部、眼睛、口腔、会阴部、关节等特殊位置。
烫伤创面较深,出现水泡破裂、皮肤焦黑、组织外露等情况。
烫伤后出现发热、寒战、创面红肿疼痛加剧、流脓等感染迹象。
婴幼儿、老年人或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烫伤。
特别要注意,烫伤后绝对不能在创面涂抹牙膏、香油等物品——不仅无法缓解损伤,还会阻碍热量散发、刺激创面,甚至影响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增加感染风险。
生命面前,每一秒都至关重要,而掌握急救知识,就是应对意外的“底气”。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却能通过学习和练习,成为每个人守护自己、帮助他人的“硬核技能”。
世界急救日的意义,正在于让急救知识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如果您对更多的急救知识感兴趣,可以关注长沙市120急救中心微信公众号,可线上报名预约急救培训课程,积极参与到学习急救知识的队伍中来。在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长沙市120急救中心发出呼吁: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主动掌握急救技能,在意外来临时,既能沉着应对,更能科学施救。让我们用每一次认真地学习与实践,为自己和身边人筑牢一道坚实的生命安全防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