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例中青年人突发“换季卒中”,快速识别与急救是关键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朱美蓉 秦璐)今天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是“尽早识别,立刻就医”。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医护人员走进雨花区莱康湘颐老年公寓、托溪社区服务中心、丰园社区,先后开展义诊宣教活动。活动中,专家结合最近的几例真实案例,讲解卒中急救流程与要点。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贺国华提醒,卒中发病目前呈年轻化趋势,并非老年人“专利”,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群体,学会识别卒中早期信号并及时采取救治措施至关重要。

45岁的张喆(化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近3个月反复出现头晕、肢体乏力等预警信号。10月3日上午8时20分左右,他在健身时突然言语不清,左侧肢体完全乏力,家属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9时,他被送到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后,患者被诊断为脑梗死,且符合静脉溶栓条件。在快速完成检查评估、排除禁忌证后,9时20分即发病后1小时后,医生为其迅速启动静脉溶栓治疗。幸亏抢救及时,患者目前病情稳定并在康复中。
52岁的罗志(化名),有长期高血压、吸烟饮酒史。10月5日傍晚6时30分,他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伴头晕,家属赶紧呼叫120急救电话。7时,他被送到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经会诊,医生明确诊断患者为急性脑梗死,且有溶栓指征,7时15分发病后45分钟开始溶栓。因为及时送医院,急救措施得当,患者病情目前在稳步康复中。

在公益宣教活动中,贺国华介绍,卒中俗称“中风”,是脑血管突然堵塞(缺血性)或破裂(出血性)的急症,会迅速损伤大脑。卒中的救治,快速识别与急救是关键。应牢记“中风120”口诀:“1”看一张脸是否不对称或口角歪斜,“2”查两只手臂能否平行举起、单侧是否无力,“0”(聆)听说话是否清晰或无法言语。一旦怀疑中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缺血性卒中患者,若在发病4.5小时黄金时间窗内送达医院、接受静脉溶栓等急救,能极大改地善预后、减少残疾和死亡。
同时,卒中救治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快速识别,牢记上述“中风120”口诀,并迅速采取措施。第二,立即呼救,果断拨打120急救电话,这是患者最快获得专业救治的唯一途径,上述两名患者家属的正确做法,为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所以目前患者病情恢复良好。第三,把握“黄金时间窗”,缺血性卒中(脑梗死)静脉溶栓最佳时机在发病后4.5小时内,越早效果越好,致残致死风险越低。第四,医院快速响应,卒中中心需建立绿色通道,多科室紧密协作,快速完成评估并启动治疗。
“秋冬季节转换时期,眼下长沙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大,老年人群发生卒中的风险显著增加。”贺国华提醒,这种风险升高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方面,血压波动增高,寒冷刺激会激发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正是诱发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另一方面,脑血管疾病事件易发,寒冷的体感不仅使血管收缩,更易导致血管内已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不稳定甚至破裂,从而大大增加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的风险。预防“换季卒中”要注意保暖,避免身体受寒;合理饮食,保持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在保暖前提下适当活动;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定期检查和治疗原发病,尤其要严格管理好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