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手腕引起粉碎性骨折!人未老骨先“疏” 这些预防措施要知道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2日讯(陶艳)谈起骨质疏松症,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老年病。但近年来,骨质疏松症患者日趋年轻化,且成为了新时代的“流行病”。据报道,长沙一大二男生扳手腕突然粉碎性骨折,医院检查发现骨质疏松症比老年人还严重,引发网友热议。
每年的10月20日是国际骨质疏松日,2021年度国际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为——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骨科专家提醒,越来越“年轻”的骨质疏松症,大家要警惕。

骨质疏松是什么?
毫无来由的腰疼背痛,不知不觉变矮的个子,轻轻一摔就骨折……这些症状可能提示:你的骨量正在流失。
骨质疏松,是指骨骼中的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是常见的逐步发展变化的代谢性骨病,引起骨密度降低,损害骨骼的正常结构。骨质疏松可导致微小骨折或不明显的创伤,尤其是在胸椎、腰椎、手腕和臀部。
骨质疏松,并非老年人专利
人在30多岁之前是储存骨骼峰值量和质量的阶段,这个阶段积累的骨骼峰值量越高,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就会越晚,程度也越轻。可现在的年轻人,由于饮食、工作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大大增加了受骨质疏松症侵犯的风险。
究其原因,无非以下这几点:
1.运动因素:骨骼系统的功能是负重和运动,活动越多,肌肉越发达,骨骼吸收钙也越多,变得坚强。工作比较繁忙,上下班又习惯以车代步,体力活动和锻炼时间较少;
2.饮食因素:饮食习惯不利于骨健康,如爱喝咖啡、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这类饮料的过多摄入会增加钙从尿液中排出,降低骨质量;此外,吸烟、喝咖啡、饮食口味太重,都会导致钙吸收障碍。食物中缺少铜、锰和锌等微量元素也会影响骨密度。
3.接受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作用是帮助人体吸收钙质,没有它,食物中钙质再多也吸收不了。但维生素D的来源不太广泛,但在日光紫外线照射下,人体可以利用吸收的原料自行转化制造。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户外活动偏少,出门又喜欢打遮阳伞或者涂防晒霜,日晒不足,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未能满足骨健康的需要。
骨质疏松如何预防?
骨质疏松虽然可怕,但提前关注和预防,改变不良习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骨质疏松是可以避免的。
补充适量钙质。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要注意钙的摄入量,除了每天喝牛奶以外,也要从其他钙含量丰富的食物中获得钙,如虾皮、麻酱、黑芝麻、海带、大豆及其制品、蛋黄、海米、核桃等。
加强运动,强健骨骼。每天锻炼30分钟左右,每周坚持锻炼5天,就足以保持骨骼健康。运动难度要由简单到复杂,并适当增加运动器官的灵敏、协调、耐力和力量的锻炼。需要提醒的是,骨质疏松症人群应避免冲击性强的运动,还要避免需要前后弯腰的运动,如仰卧起坐、划船等。
平日里适时晒太阳。一般来说,人体15%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时,年轻人每周累计晒40分钟、老年人每周晒60分钟就能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但晒太阳不能盲目,应在上午9时至10时晒太阳,这时的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为主,是一天中晒太阳的第一个黄金时段。而上午9时至10时、下午14时至19时两个时间段阳光中的紫外线A光束增多,是储备体内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对于缺钙或者骨质疏松症人群,应该在这两个时间段好好晒晒太阳。
按时检查骨密度。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