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手”守护童心,用奉献诠释医德——记儿科医生罗志华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9日讯(通讯员 曹晗)在湖南妇女儿童医院的儿内科,罗志华医生有一双闻名遐迩的“绿手”。这双手,并非天生的异象,而是责任与奉献烙下的“功勋章”。2020年,这双因每天洗手超100次而被消毒液染绿、皲裂粗糙的手,经《四川观察》《大米视频》等媒体报道后,迅速登上热搜,感动了无数网友。它无声地诉说着一位普通儿科医生极致的敬业、对患儿无私的爱,以及沉甸甸的承诺。

敬业奉献:一双“绿手”,一份刻入肌肤的坚守

“每看一个孩子,洗两次手。”这是罗志华医生为自己立下的铁律。在日均接诊50名以上患儿的繁重工作下,他日复一日地践行着这个承诺,日均洗手超过百次。长期频繁的清洗和消毒液侵蚀,让他的双手皮肤失去了本色,泛出绿色,布满了肉眼可见的粗糙与裂痕。

当这双“绿手”的照片在网络上刷屏时,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罗志华医生只是朴实地说:“洗手已经成了自己的下意识动作,不能把任何细菌带给孩子。”他将媒体的聚光灯视为科普的讲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了最基本的医者准则和感人的职业操守。这份在平凡岗位上的极致坚守,超越了简单的“完成任务”,升华为一种令人动容的奉献精神,是敬业奉献最鲜活的注脚。

诚实守信:一双手,兑现了一份对生命的承诺

这双“绿手”,不仅是敬业的表现,更是一份“诚实守信”的实物契约。它向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儿和家长庄严承诺:在这里,您孩子的健康将被置于最高位,任何微小的感染风险都将被我们尽力杜绝。罗志华医生没有写下豪言壮语,但他用每一次认真的洗手,履行着医者“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诺言。他将医德医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刻印在了自己的双手上。 这份诚信,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以及坚持了多久。他赢得了患儿家长发自内心的信任,许多家长坦言:“看到罗医生这双手,我们就觉得特别安心。”

用仁爱之心将职业操守升华为社会大爱

罗志华医生的“助人为乐”并非偶发的善举,而是将其融入到了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他对患儿的关爱,超越了诊疗本身。他会耐心蹲下身子与孩子平视,用玩具听诊器缓解孩子们的恐惧;他会不厌其烦地向家长解释病情,进行细致的健康科普。

他的事迹通过媒体传播后,已不仅仅是个体的行为,更转化成了一股激励社会的正能量。无数网友在报道下留言,称他为“真正的白衣天使”“最美的手”。他的故事,让公众更加理解和尊重医务工作者的付出,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这种由个人职业操守辐射开来的社会效益,是“助人为乐”在新时代的深刻体现。

罗志华医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那双手,却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它生动地诠释了何为敬业奉献、何为诚实守信、何为仁爱之心。他是一位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价值的好医生,他的故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完美落地。


【作者:曹晗】 【编辑:徐媛】
关键词: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