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洪虹
10月1日清晨6时,长沙五一商圈在宁静中苏醒。天心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刘明珠已来到黄兴广场,从推车里取出“行李免费寄存”指示牌,仔细擦拭后放置妥当。
国庆假期第一天,来到天心区的游客惊喜地发现,在天心区黄兴广场、江阁广场、恰同学少年广场等核心点位,曾经的“无人行李墙”升级为“行李休息站”,“满天星”文明实践志愿者全程守护,成为街头暖心风景。
行李“临时家”解游客燃眉之急
上午9时许,五一商圈逐渐热闹起来。黄兴广场地铁站出口,护栏上“拖着行李走不动?前面100米,‘满天星’驿站帮您‘解放双手’”的指引牌格外醒目。志愿者正热情引导携带行李的游客前往寄存点。
“太贴心了!”来自山西的赵云峰拉着行李箱,难掩惊喜。他下午要赶高铁,本想拖着行李逛步行街,没想到地铁口就有免费寄存服务。
“行李休息站”前,志愿者熟练地办理寄存手续:登记编号、留存联系方式、递上专用手环、为行李佩戴“行李护照”……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根据以往经验,上午10时到中午、下午2时到下午5时人流量最大,寄存需求集中。”刘明珠介绍,手环和“行李护照”既能有效预防行李丢失、错拿,也成为游客在长沙的文明纪念。团队还贴心准备了免费防雨防尘袋。
据了解,此次为行李找个“临时家”的服务升级,源于今年“五一”,来长游客自发将行李整齐排列在墙边,从而使长沙“无人行李墙”意外走红。
“这个假期,游客对长沙的信任,天心来守护。”天心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贵勇介绍,此次将“五一”期间走红的“无人行李墙”升级为有组织的温暖服务,采用“编号手环+‘行李护照’”双重保障机制,让游客行李在街头有了安全的“临时家园”。
多元服务织就暖心守护网
记者在现场看到,志愿服务远不止行李寄存。
流动的“爱心小推车”穿梭在商圈间,配备了太阳能充电口、应急医药物资和便民物品,随时为需要帮助的游客停下脚步,实现从固定点位到流动守护的延伸;“美食导航站”前,志愿者手持手绘美食图册,为游客指点迷津;经过培训的“满天星”志愿者更是活地图,精准解答行程咨询;具备急救知识的志愿者和文明宣传服务队也随时待命,全方位维护商圈环境。
这些周到服务的背后,是志愿者精心的筹备和默默的付出。“昨天从早上8时忙到晚上10时30分,回家腿都软了。”刘明珠坦言,从构思到落地,整个团队投入了近两个月时间。
一个看似普通的志愿服务活动,背后却是看不见的付出。
刘明珠分享了今年“五一”志愿服务的一次紧急经历:一位母亲抱着大腿有创面的幼儿求助,志愿者迅速利用培训所学进行消毒处理并指引就医。“虽然我有10多年的志愿服务经历,但每一次突发事件都会让我深刻意识到,志愿服务不仅是付出,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这次大概有300名志愿者报名参加整个黄金周的志愿服务活动。”刘明珠说。这个假期,在五一商圈的大街小巷,刘明珠和志愿者们正以细心、耐心和专业,守护每一位游客的长沙记忆,让“近者舒心、远者动心、来者放心”的愿景照进现实,也用点点星光,照亮整座城市的文明底色。